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京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10期文章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5例,根据实际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及异位囊肿包块直径、激素、炎症因子、VEGF、Leptin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盆腔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异位囊肿包块直......

    作者:何咏梅;张惠敏;谢海燕 刊期: 2018- 10

  • 穴位按摩疗法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穴位按摩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消化道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54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2组均给予住院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治疗.治疗5天后比较2组的消化道反应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消化道反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消化道反应的改善......

    作者:杨东杰;赵岳 刊期: 2018- 10

  • 接骨丹促进胫腓骨骨折早中期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早中期应用经验方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收治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住院患者69例,随机分为入组接骨丹组(试验组)33例,接骨七厘胶囊组(对照组)36例,均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给予相应药物口服,连续观察12周.观察2组的肢体疼痛、肿胀、影像学指标和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疗效.结果术后2周,试验组的疼痛、肿胀评分均较对照组......

    作者:王芃;齐越峰;毕方杉;张杰;谢克波;李兆合;王晨曦;刘洋;何礼 刊期: 2018- 10

  •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引用文献考证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八卷,南宋朱端章编辑,徐安国整理,简称《产科备要》,又名《卫生家宝产科方》,初刊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通过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对该书引书进行了详细考证,可知本书不但保存了一些传世文献的内容,例如《千金方》《幼幼新书》等,而且保存了很多未见流传的古籍内容,例如《备产济用方》《胎产经验方》等,对于研究当时的中医古籍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作者:宋白杨;罗琼;陈婷 刊期: 2018- 10

  • 将六经辨证应用于女性寻常型痤疮诊疗的探讨

    运用六经辨证理论治疗女性寻常痤疮时,从患者症状表现入手,先辨六经再辨方证.从胡氏六经辨证角度辨治女性寻常痤疮,口干、口渴,面部油腻,从阳明加湿论治,方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从少阳阳明夹瘀论治,方选小柴胡加石膏汤加减;四逆、畏寒、腹胀,从厥阴太阴论治,方选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临证注意抓主证,辨兼证.......

    作者:张景龙 刊期: 2018- 10

  • 经方辨治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体会

    临床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血管神经性头痛,表虚邪郁型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以解表散邪,小发其汗,而邪去病除;寒滞经络型用葛根汤以通经活络、调理气血;血热夹瘀型用桃核承气汤以通瘀于泄热之中,逐邪于行血之际;胃虚痰阻型用旋覆代赭汤以使脾胃之气得健,痰饮之邪得除,肝胃气逆得平;寒邪痹阻型用麻黄细辛附子汤以温经通阳,通络止痛;肝郁气滞型头痛用四逆散以疏肝理气,通阳解郁;阳虚火郁型用乌梅丸以寒热并用,清上温下;肝......

    作者:丁自娟 刊期: 2018- 10

  • 从仝小林脏腑风湿理论探讨顶焦风湿病

    “脏腑风湿”“顶焦”是仝小林教授基于经典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创新的概念.基于某些顶焦疾病的起病特点,或发病前存在呼吸道感染,或反复感染(细菌、病毒或朊病毒等),或由免疫介导引起,仝教授从脏腑风湿理论出发提出“顶焦风湿病”,并指出外邪侵袭是必要外因,邪气伏留是致病关键,脏腑内虚是重要基础.治疗以驱邪外出为首要治则,基于顶焦多髓海空虚的生理特点,治疗在驱邪外出的同时不忘扶正,三生饮、通窍活血汤、身痛逐瘀......

    作者:魏秀秀;聂玉婷;王新苗;沈仕伟;仝小林;宋珏娴 刊期: 2018- 10

  • 张炳厚中医药辨治耳鸣经验

    张炳厚教授认为耳鸣耳聋常见于肝火旺盛、风阳上扰;肾精亏虚、耳窍失养;脾胃虚弱,清阳不升3种病因.临床辨证时,强调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从肝、肾、脾三脏入手,根据新病久病、耳鸣声音强弱和其他伴随症状分清阴阳虚实.张教授将耳鸣分为肝火、肾虚、脾虚三证,治疗各有专方.常用方剂有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的滋生青阳汤,补气养血、培元固本的大补元煎,健脾益气、升阳通窍的益气聪明汤,在此基础上灵活加减,阳亢火旺者加潜镇降......

    作者:周纡;樊永平 刊期: 2018- 10

  • 王家骥治疗眩晕经验

    王家骥老师认为眩晕为虚实夹杂之症,病因病机上主要与“风、痰、瘀、虚”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风、痰、瘀”为外因,而“虚”为内因,内外因通常共同存在,相互影响.在辨证分型上,王老将眩晕分为痰浊内蕴、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证型.临证治疗常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分别给予燥湿祛痰、滋补肝肾、行气活血、补气健脾等方法.强调补肝肾,祛风痰,行气血.用药上王老注重使用平和之品,治中寓补,补虚纠偏.同......

    作者:李屏;徐向东;张红升;曹迎;曲志成;孟昊 刊期: 2018- 10

  • 国内近五年针刺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研究的评价

    目的了解国内针刺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相关文献质量.方法检索2012年1月1日-2017年10月18日间CNKI、WANFANG及VIP数据库内发表的针刺治疗癌症及其相关并发症并以生存质量评分作为结局指标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及STRICTA标准评价文献质量.结果纳入32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878名患者.绝大多数的文献在方法学上都是中等到高偏倚风险,证据质量低.......

    作者:刘雪寒;陈瑞琳;刘建平 刊期: 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