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真武汤治疗失眠症肾阳虚夹水饮证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真武汤和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肾阳虚夹水饮证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失眠症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给予真武汤,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每日1片,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服用.连续治疗14日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
作者:辛海;张广中;周爱国 刊期: 2017- 10
-
甘石青黛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甘石青黛膏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外用甘石青黛膏,对照组外用冰黄肤乐软膏,均早晚各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皮损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总疗效,分析2组不良反应.结果符合方案集(PPS)中观察组52例,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51例,总有效率为68.6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面积......
作者:姜颖娟;蔡玲玲;张妙良;孔宇虹;吴迪;张丰川;李元文 刊期: 2017- 10
-
中药方剂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治疗气阴两虚型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气阴两虚型HT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分别给予优甲乐治疗和中药方剂联合优甲乐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TSH、FT3及FT4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
作者:杨莉;陈书悦;寿荣伟 刊期: 2017- 10
-
从肺论治高血压病临床探讨
从肺与现代医学高血压产生的病理机制的关系、肺的中医生理特性等方面,探讨高血压病从肺论治的理论依据.对于高血压伴有肥胖、肺功能降低或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单纯采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镇肝熄风等法治疗效果不佳.此类患者较胖,痰湿症状明显,临床从肺论治,予宣肃肺气、理气化痰、淡渗利水之法辨证加减,治疗效果较好,为此类高血压病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徐静;孔令彪 刊期: 2017- 10
-
胃癌转移的病机初探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中医理论探讨胃癌转移的病机.“正虚毒结”是胃癌传舍的根本.癌毒具有易伤正气、其性沉伏、发病猛烈、其性善行、易与痰瘀凝结的特性,为癌毒传舍的重要因素.胃癌传舍主要与经络和藏象相关.足阳明胃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的循行、分布,及其与冲任二脉的联系,胃受纳、腐熟的水谷精微游溢经气于脉的通路,均构成胃癌传舍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霖;杨国旺;徐咏梅;马云飞;念家云;孙旭;严晨;王笑民 刊期: 2017- 10
-
结合《洄溪医案》探讨徐灵胎的诊疗特色
徐灵胎为清代名医,著《洄溪医案》,收录56种病证、92则医案.结合《洄溪医案》发现徐灵胎的诊疗特色为:寒热虚实,辨证精准;用药冲和,务求平稳;见微知著,及时处置;诸法并用,长袖善舞;危急重症,密切观察;圆机活法,出奇制胜.《洄溪医案》每则病例均有其鲜明特点,徐氏注重圆融机变,案例多不记载具体方药,而是以治法代替,可见更为重视辨证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方向性.......
作者:刘媛;司国民 刊期: 2017- 10
-
张允岭治疗眩晕经验
张允岭教授治疗眩晕首提应对其进行分期和定性,在明确眩晕的分期与性质之后,强调辨病对眩晕治疗的重要性,明确疾病可以辅助确定治法治则,根据治法治则有的放矢地遣方用药.在用药方面,张教授对“因风致眩”中疏风药物的运用有独到的认识,并且根据症候、体质、气候等因素,选取不同驱除外风、内风的药物,临床疗效颇佳.......
作者:徐榛敏 刊期: 2017- 10
-
吴中朝从“颈部三风穴”论治眩晕经验
吴中朝教授认为眩晕多由于外邪侵袭,肝胆经病变,肝风上扰所致,但同时一定夹杂三焦和其他脏腑病变,致使水液气血运行失常,经络阻滞,进而导致眩晕.其发病机制可总结为邪风中络、内风扰络、痰风阻络.治法主要为散风、熄风、化风,形成了以风池、风府、翳风为主穴的“颈部三风穴”针刺治疗眩晕方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骐 刊期: 2017- 10
-
孙桂芝治疗恶性肿瘤学术思想浅析
孙桂芝教授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正气亏虚密切相关,六淫之邪、七情不舒、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均为其致病因素.孙教授主张肿瘤的临床治疗应辨证论治,注重扶正祛邪,调节整体机能;注重先后天二本,健脾益肾;注重扶正,兼祛邪抗癌毒;因时制宜,分期用药;衷中参西,联合抗癌.......
作者:于彬;顾恪波;王逊;赵杰;刘潇黎 刊期: 2017- 10
-
淋巴瘤患者症状特征及证候特点研究
目的探索淋巴瘤单纯中医药治疗阶段患者的症状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肿瘤常见症状及中医症状调查量表(MDASI-TCM),对40例处于单纯中医药治疗阶段的淋巴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患者症状间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患者的症状群.结果40例淋巴瘤患者普遍存在多种症状,其中发生率高的3个症状分别为口干(65.00%)、疲劳(62.50%)、睡眠不安(62.50%)......
作者:郑佳彬;刘杰;李冰雪;袁嘉萌;林洪生 刊期: 2017- 10
动态资讯
- 1 裴学义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经验
- 2 汪逢春辨治胃病验案举要
- 3 四物汤加减治疗人流术后闭经28例
- 4 麝香救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 5 王文友验案四则
- 6 辨证治疗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1例
- 7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盐敏感性高血压临床分布及中医证候分类研究
- 8 化痰活血复原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60例的临床观察
- 9 糖尿病足突发猝死2例临床报道
- 10 张炳厚治疗失眠的经验
- 11 中医药防治疫病要点概述
- 12 针刺治疗球麻痹60例的临床观察
- 13 聂莉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 14 《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规程(2014年版)》第1册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研究
- 15 丹栀逍遥散对天敌暴露饮水冲突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
- 1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验案2则
- 17 数据仓库的建设与发展及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 18 自拟泽泻柴胡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 19 王莒生治疗湿疹经验
- 20 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