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京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卢桂梅自拟“芍甘五藤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卢桂梅教授自拟“芍甘五藤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芍甘五藤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患者症状体征综合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

    作者:范德辉 刊期: 2015- 06

  • 自拟元胡失笑散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元胡失笑散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功能性腹痛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颠茄片0.2mg/kg治疗,治疗组予自拟元胡失笑散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腹痛次数、程度及食欲方面均有改善,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胡失......

    作者:刘惠;刘肇杰;李海峰;宋敏 刊期: 2015- 06

  • 西医常规疗法配合靳三针治疗脑外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疗法配合靳三针治疗脑外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外伤术后1个月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颅脑减压、脱水、服用脑复康等药物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靳三针治疗,每天1次.2组均8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治疗组的MMSE评分为(27.8......

    作者:庆晓东;蒋佩龙 刊期: 2015- 06

  • 中药湿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wagner分级1、2、3级的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湿敷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中药湿敷组在常规外科换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湿敷;对照组在常规外科换药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湿敷.2组湿敷均为每日2次,每次1h.每4周为1个观察周期,记录病情发展情况,连续观察3个周期,比较2组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每个观察周期中药湿敷组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例......

    作者:马正 刊期: 2015- 06

  • 痤疮辨证分型的文献研究

    目的分析痤疮辨证分型,为规范痤疮的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通过查阅2013年发表的痤疮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文献,确定符合研究标准的147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的回顾性研究.结果痤疮辨证分型涉及40个证型,以肺经风热、血瘀痰凝、湿热内蕴为主,分别占12.35%、9.47%、7.41%.结论中医治疗痤疮有明确优势,但其辨证分型复杂,证型名称欠统一,不利于临床医师、医学生掌握......

    作者:杨岚;李元文;曲剑华 刊期: 2015- 06

  • 张子和《儒门事亲》治法理论基础及应用探析

    张子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立了以汗、吐、下三法为主辖制诸病的证治体系.其诊断学理论与治疗学理论当分属不同的体系,诊断依据来源于《内经》,治疗学思想则产生于其对人体独特的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儒门事亲》为基础,对其治法理论产生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卞立群;张引强;王萍;唐旭东 刊期: 2015- 06

  • 从民国时期中药教材探讨中药教育的发展

    民国时期的中药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师徒授受向课堂教学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药教材经历了延续传统的“药性歌括式”、较为成熟的“综合本草式”等不同模式,在民国后期编写出《中国制药学大纲》《中药新说》等专科教材,体现出民国学者在中药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的不断探索,对当前中药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作者:李楠;孟凡红;李莎莎;万芳 刊期: 2015- 06

  • 中医脾系统复杂性科学机理之探析

    通过与现代复杂性科学的比较研究,探析中医脾系统的系统论、混沌学和自组织等现代复杂性科学机理,阐明中医脾系统与现代复杂性科学相通相契.指出运用复杂性科学原理进一步研究中医脾系统,可为中医临床提供指导,也将是今后中医其他五脏系统研究的突破口.......

    作者:章莹;王飞 刊期: 2015- 06

  • 从肝论治产后身痛

    产后身痛多由孕产耗伤气血、素体肾亏,以及产后营卫失调、感受外邪、气血运行受阻所致,其病因病机多为血虚、血瘀、寒凝、肾虚.笔者根据多年临床治疗产后身痛的体会,主张“从肝论治”.对于因肝气郁滞、气滞血瘀而致者,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法,方选逍遥散和生化汤加减;证属阴血不足者,治疗以养血育阴、柔肝缓急为法,方选一贯煎加芍药甘草汤加减;证属寒凝肝脉者,治疗以温经散寒、暖肝行滞为法,方选暖宫定痛汤加右归......

    作者:崔淑华 刊期: 2015- 06

  • 浅析口述史与针灸流派传承研究

    针灸学科的研究工作有别于其他一般的中医学科,目前对于针灸学术思想脉络的传承和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急需多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总结、整理和抢救.通过论述和剖析针灸发展和传承的特点,结合现代历史研究方法,阐述口述史学方法在针灸传承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与优势,介绍口述史学在针灸流派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与存在问题,对针灸传承模式的方法学研究进行有益的探索.......

    作者:李嘉健;郭静;王麟鹏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