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综合疗法对社区腹型肥胖患者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防治和健康管理干预对社区腹型肥胖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307例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4例和对照组153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干预,对照组进行知己健康管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体重、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水平及疗效.结果2组干预方法在降低体重、BMI、腰围、胆固醇方面均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疗效方面中医综合干预优于知己健......
作者:姚宝林;杨迎霞;孔令博;魏恩韬;康雷;刘涓;施怡;于国泳 刊期: 2015- 10
-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针刀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针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针刀治......
作者:张秋实;王丰 刊期: 2015- 10
-
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H型高血压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H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和阴虚阳亢证H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培哚普利片及叶酸片治疗,观察组30例口服培哚普利片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中医症状改善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降血压及改善中医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作者:黎芳 刊期: 2015- 10
-
贞芪扶正胶囊辅助大肠癌术后化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配合mFOLFOX6方案辅助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仅行常规辅助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与50例加用贞芪扶正胶囊辅助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生活质量状况、骨髓毒性、细胞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卡氏评分(KPS)提高和稳定率为76%,高于对照组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率44%,对照组为65......
作者:冯滢滢;李军;刘泉龙;张云静;赵克;丁建华 刊期: 2015- 10
-
自拟健脾通气方联合莫沙比利治疗不全性肠梗阻1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莫沙比利治疗不全性肠梗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例无肿瘤进展的不全性肠梗阻病例,所有患者常规行静脉营养支持、莫沙比利口服,其中加用中药口服者16例,为观察组;未加用中药口服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情况、肠粘连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6例患者均得到缓解,无行手术者;对照组18例得到缓解,2例症状加重转外科治疗.观察组平均缓解时间4.06日,治疗组为5.39日,2组比较,差异......
作者:姚强;邓建良;周炎;闵科;金俊;王维民 刊期: 2015- 10
-
风寒邪气与外感发热病关系探讨
受温病学说的影响,现代中医在外感发热病的病因病机及相应治则中热衷于从风热及清热解毒论治,这可能与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清热解毒药具有抗病毒作用有关,但通过比较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在外感发热病病因上的观点,检索现代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可以认为,人体正气有抗邪外出的作用,伤于寒则恶寒,伤于热则恶热,外感发热病的发病存在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早期基本都会出现恶寒表现,只是存在有时间和程度的差别.对于外感发热病的......
作者:曹迎;范圣凯;石筝筝;徐向东;吴颖;姚卫海 刊期: 2015- 10
-
郁仁存治疗卵巢癌经验初探
郁仁存教授把肿瘤的主要病因病机概括为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内蕴、脏腑亏虚、经络瘀阻5个方面,因外邪寒气入侵,脏腑气虚,营卫失调所致.患者脾肾阳虚,脾阳不足,运化失利,水湿生痰,气机不畅,血凝成瘀,发为癌毒.治疗在扶助脾肾先后天正气的同时加入抗癌中草药控制肿瘤复发、转移,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癌毒程度及兼夹症情况灵活用药.郁教授治疗时多运用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补骨脂、泽泻等辅助先天之肾气的补益药......
作者:李娜;梁姗姗;张青 刊期: 2015- 10
-
肖和印小儿腹泻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总结
肖和印主任在临床上多采用饮食调理和外治法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小儿腹泻的治疗.肖主任认为小儿腹泻中医病机为湿热困脾、饮食不节、风寒侵袭、治疗上应结合儿童用药及治疗灵活调整治疗方法,饮食调理结合推拿、敷贴的外治法,疗效更为显著,简单易行.......
作者:毛娜;陈艳霞;郭凯;王红娟;张丽 刊期: 2015- 10
-
张亚强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辨证思路
张亚强教授认为腺性膀胱炎发病的主要病因为正虚、瘀血、痰湿、气滞,病机为正气虚损、败血瘀积、湿热蕴结、气机郁阻、痰瘀互结.病位在膀胱,并与脾、肾、肝关系密切.辨证可分为脾肾两虚、瘀热互结、湿热蕴毒和肝郁气滞4型.治疗上强调扶正抑瘤、化瘀消癥、清热解毒、理气开郁、行气逐痰等治法,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加用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莪术、半枝莲、蛇莓等药,抑制腺体增生,促进腺性组织消除,疗效显著.......
作者:李克刚;刘冬 刊期: 2015- 10
-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观察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的中医证候.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确诊NSCLC的化疗患者进行化疗前后证候变化的对照研究.结果化疗前患者以气虚痰热、气虚血瘀证为多;化疗后气虚痰热型、气阴两虚型减少,气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痰湿、血瘀型,气虚痰湿型变化不明显.鳞癌以气虚痰热型为主,腺癌以气虚血瘀型为主;......
作者:李本达;张培彤 刊期: 2015- 10
动态资讯
- 1 祝光礼从火热论治心脑血管疾病
- 2 2002-2012年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探讨
- 3 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用药分析
- 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研究
- 5 生脉散预防脑局部缺血的机理探讨
- 6 颈性眩晕的中医推拿治疗
- 7 人参、五灵脂配伍研究现状与分析
- 8 王耀献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撷英
- 9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124例临床观察
- 10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的用药规律与特点
- 11 张宁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经验
- 12 痤疮辨证分型的文献研究
- 13 重用水蛭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得
- 14 王暴魁治疗肾病用药经验
-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62例疗效观察
- 16 《北京医药月刊》述评(上)
- 17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型室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78例
- 18 和血祛风冲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19 中医院非影像专业超声教学体会及设想
- 20 姜黄消痤擦剂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