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京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11期文章
  • 自制“颈痛贴膏”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颈痛贴膏”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贴敷配合针刺)165例、单纯针刺对照组165例,采用国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MPQ)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165例,有效率为90.6%,对照组165例,有效率为70.8%,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明......

    作者:邱新红;张树振;邱新萍;陆寿康 刊期: 2011- 11

  • 养血止痉饮合用针刺治疗面肌痉挛

    目的观察自拟养血止痉饮合用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74例面肌痉挛患者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养血止痉饮合用针刺治疗;对照组36例子养血止痉饮治疗,2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0%,对照组有效率78.9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面肌痉挛的每疗程发作次数,痉挛持续时间,痉挛程度疗效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赵文学;王建国;赵红霞;王雪;刘颖 刊期: 2011- 11

  • 牵引针刺配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增效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基础治疗加血府逐瘀胶囊)和基础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2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作者:何燕妮 刊期: 2011- 11

  • 中药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溃疡性结肠炎(休息痢)临床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3例患者经中医辨证论治并结合中药灌肠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3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7%;肠黏膜病变积分治疗后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均未出现特殊不良反应.结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溃疡性结肠炎(休息痢)临床方案有效而且......

    作者:张喆;王微;高敏;符思 刊期: 2011- 11

  • 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规范化研究及疗效分析

    目的规范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技术,客观评价电梅花针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电梅花针技术操作人员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对112例弱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电梅花针联合西医综合疗法及单纯西医疗法的为期1个月的弱视治疗,客观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电梅花针治疗组治愈率为32.1%,总有效率为51.7%,单纯西医治疗组治愈率为16.1%,总有效率为33.9%.2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武丹蕾;刘雅;杨华;李学晶 刊期: 2011- 11

  • 大柴胡汤合六君子汤加减防治肝癌栓塞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六君子汤对于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术(TACE)后出现栓塞后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方法将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TACE后常规给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同时服用中药大柴胡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肝功损害的发生率及程度较对照组轻,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韩冬;徐咏梅;于洁;赵文硕;胡凤山;迟惠昌;王笑民;杨国旺 刊期: 2011- 11

  • 益气补肾汤为主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心肾虚寒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心肾虚寒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自拟益气补肾汤,每日1剂,分2次服用,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常规西医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71.1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

    作者:王颖;崔德成 刊期: 2011- 11

  • 中药药浴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水肿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水肿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水肿的住院患者按随机配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药浴治疗,均以10天为1疗程,共2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尿量、水肿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肾功能的变化及每日使用利尿剂平均剂量.结果治疗组水肿改善有效率93.3%,对照组水肿改善有效率69.9%.2组尿......

    作者:赵文景;马秋艳;张胜容;安海英;段昱方;刘宝利;孙明霞 刊期: 2011- 11

  • 绝对脾虚与相对脾虚的探讨

    通过对脾虚的研究,对古代中医理论进一步的探讨,试图从五行学说、脾脏的生理和病理上认识脾虚证,理解相对脾虚、绝对脾虚,明“脾实”的本质,以及临床处理原则.试图从一个新的层次和角度对脾虚的相对性和绝对性进行探索,阐明中医脾虚的本源.......

    作者:孔令彪;陈阳;李颖 刊期: 2011- 11

  • “益气充络”法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

    心脑血管病的实质是组织缺血.治疗血管内的脂质斑块是治“标”,解决组织缺血、改善微循环是治“本”.分析心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是源于气虚所致,当属中医的气虚证.从治疗“标本”的角度提出“益气充络”法:其一,标、本、缓、急益气当先,“气可速生”,是治疗的根本.其二,推动脾之运化,气行则血行,气化湿自消.其二,充络是益气的结果,充养空虚之络脉,实质为速救组织缺血.并提出“益气充络”法与“活血通络”法治疗不......

    作者:毛大鹏 刊期: 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