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角化鳞屑型足癣80例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角化鳞屑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角化鳞屑型足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外洗剂联合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对照组仅以1%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2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停药时有效率分别是72.5%和50.0%,停药1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7.5%和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药外......
作者:李乃芳;崔铖;陈媛媛 刊期: 2017- 06
-
半夏泻心汤对初诊2型糖尿患者血浆GLP-1的影响初探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BXXXT)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人血清胰高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72例,随机分为BXXXT组36例和格列美脲(GLMN组)36例.BXXXT组予半夏泻心汤颗粒每日9g,温开水冲服.GLMN组予格列美脲每日1mg,温开水送服.共治疗12周.2组在服药前、服药6周及12周,分别行OGTT,检测0、15、30、60、90、120min的血糖(......
作者:倪青;杜立娟;孟祥;谭明红 刊期: 2017- 06
-
基于中医脾瘅理论探讨代谢性高血压
代谢性高血压是指在代谢综合征条件下的高血压状态,通常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此类高血压用传统的以降压为目的的治疗方式往往效果不佳.基于中医脾瘅理论来重新审视代谢性高血压,运用“态靶因果”的理念对其分期、分型,在调态中打靶,肥胖、血糖、血脂、血压、尿酸同步调理,以提高代谢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映映;逄冰;刘文科;高泽正;仝小林 刊期: 2017- 06
-
围绝经期患者糖尿病中医病机探析
随着糖尿病低龄化趋势,围绝经期(PMS)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因此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PMS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键.中医在治疗PMS2型糖尿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糖尿病前期.古今中医学者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近年国内也有医家对PMS糖尿病证候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对PMS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早期干预意义重大.探讨PMS2型糖尿病的中医认......
作者:王靓;倪青 刊期: 2017- 06
-
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中医病名辨析
因缺乏统一的命名原则,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有“瘿瘤”“瘿病”“气瘿”“肉瘿”“石瘿”等多种中医病名,这些名称存在与临床实际脱节,名称不规范,概念不清,含义模糊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术交流与发展.陈如泉教授在总结现代医家关于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中医命名的基础上,主张立足临床,结合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资料确立中医病名,并创造性地将“瘿结”与“结瘿”用于对甲状腺结节症状和疾病的命名.......
作者:曾明星;陈继东;左新河;裴迅;赵勇;陈如泉;向楠 刊期: 2017- 06
-
糖宁通络胶囊“六郁”解
通过回溯“六郁”理论,阐释仝小林教授对“六郁”理论的认识,同时以“六郁”为基石,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构建以“六郁”理论指导下的糖宁通络胶囊干预糖尿病的框架,以开郁为重要治则积极而有效地干预糖尿病,为中医药干预糖尿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临床路径.......
作者:金德;连凤梅;仝小林 刊期: 2017- 06
-
脾瘅理论与肥胖刍议
肥胖与中医“脾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脾瘅的发展过程中,肥胖作为脾瘅的早期阶段,是脾瘅的始动因素和中心环节;同时,脾瘅也是肥胖向相关并发症转化的关键阶段.基于脾瘅理论,探讨肥胖的病机和治疗.肥胖属于脾瘅病理过程中“郁”的阶段,其核心病机是中满.在治疗上应谨守病机,根据肥胖虚实的不同施以消膏降浊、行气开郁及补气健脾3种治法,同时注重态靶结合,配合具体的靶方靶药,提高中医治疗的精准性.......
作者:郑玉娇;逄冰;刘文科;全小林 刊期: 2017- 06
-
论脾瘅理论与三型辨证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动态发展的慢性疾病,在疾病不同时期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既往由于医疗条件限制,临床医师所见糖尿病是以具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为主体的消瘦人群,这类人群属于古代“消渴病”范畴,三型辨证是在古代消渴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糖尿病医学理论总结提炼的辨治分型理论,涵盖了消渴人群从早期到末期的基本证型及辨治;90年代末期,由于诊断及治疗的前移,肥胖型糖尿病逐渐成为糖尿病的临床主体人群,这部分人群属......
作者:刘文科;倪青 刊期: 2017- 06
-
应用消瘰丸辨治甲状腺疾病临床体会
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疾病具有甲状腺组织增生的共同病理基础,与中医学认为“瘿病”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等有形实邪结于颈前,久病可致邪实正虚、虚实夹杂之证的认识不谋而合.基于以上病理机制,多种甲状腺疾病均可以化痰散结之消瘰丸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可与行气、清肝、活血、益气等法合用,在改善甲状腺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调节甲状腺功能异常,以达标本兼治之效.......
作者:于晓彤;李敏 刊期: 2017- 06
-
脾瘅源流考征
通过对古籍文献的全面疏理,补前人所未逮,完整地展现脾瘅演变的历史源流:脾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初指以口甘为主的一种病证,病机为中满内热,治以兰草除陈气.宋代开始对脾瘅临床表现的认识逐渐多样化,其方药也不局限于“治之以兰”,至清代对其病机的认识则转向以痰湿内蕴为主.......
作者:林轶群;逄冰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聂惠民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
- 2 浅析京帮炮制技术传承与发展
- 3 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与中医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 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警提示与保健治疗
- 5 活血化瘀法临床运用举隅
- 6 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临床观察
- 7 手法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54例临床分析
- 8 中药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49例疗效观察
- 9 RP-HPLC法同时测定芫花中芹菜素、羟基芫花素、芫花素的含量
- 10 攻补兼施法治疗肾病综合征61例
- 11 清化汤治疗风痰热毒型面瘫78例
- 12 许润三治疗闭经的经验
- 13 清毒栓对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阴道免疫微环境调节作用的研究
- 14 李国勤辨治肺胀经验
- 15 芒针透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70例
- 16 大秦艽汤治疗眼肌麻痹50例
- 17 双息咳喘膏贴敷治疗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 18 中医师承教育浅析
- 19 益肾汤配合西药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 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国际交流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