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京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7期文章
  • 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组3组(每组n=14),后两组通过结扎或重新开放冠脉前降支造成30min缺血和3h再灌注,在复灌前15min,分别给模型组静注生理盐水,用药组静注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在穿线后15min静注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取血及心脏,测定各组心肌梗死区面积与危......

    作者:汪燕;史载祥 刊期: 2007- 07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妇科病临床应用概况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中著名的五逐瘀汤之一,方由桃仁、红花等11味药组成.......

    作者:李宝丽 刊期: 2007- 07

  • 不同加工方法的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的6种不同加工方法(40℃、50℃、60℃、70℃烘干和晒干、阴干)的五味子醇甲含量进行测定.结果50℃烘干和阴于两种加工方法的五味子样品五味子醇甲含量高于其他方法.结论阴干法加工成本低,质量易控,且五味子醇甲含量高,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作者:华国栋;谢春娥;王建 刊期: 2007- 07

  • 椎痛宁胶囊主要药效学实验

    目的对椎痛宁胶囊主要药效学进行试验观察.方法手术致大鼠腰椎间盘突出,观察该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炎性细胞的影响并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椎痛宁胶囊具有减少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节炎性细胞浸润和神经根炎性细胞浸润作用,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及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均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论椎痛宁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李蜀平;刘冬平;王大千 刊期: 2007- 07

  • 人参活性成分在军事领域的研究价值及研究进展

    人参活性成分包括人参皂苷类和非皂苷类,其在军事特殊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抗睡眠剥夺的研究;在特殊环境,如高原缺氧环境、作战应激环境、航天航空失重环境、对抗冷热应激、辐射损伤等情况下的应用研究等.人参活性物质具有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和加强机体适应性作用.其稳定的药性对于未来的军事医药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崔丽萍;侯艳红;陈晓星;徐燕杰 刊期: 2007- 07

  • 头痛从经络辨治体会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常突然发病,且病势较剧.头痛的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迁延难愈.......

    作者:裘黎明 刊期: 2007- 07

  •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亚健康状态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运用中医知识对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早日恢复健康,略谈肤浅认识.......

    作者:高艳斌;王少杰 刊期: 2007- 07

  • 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中医内科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和学生临床适应能力较差.本文提出,应通过强化4个重要环节,即梳理病证历史沿革的主线,全面认识中医学理论发展;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联系,体现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辨证论治特点;重视内科疾病名家医案的灵活运用,尽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理清内科病证现代研究与现代医学的相互关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从而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张声生;朱培一 刊期: 200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