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京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3期文章
  • 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并进行中医证治的思考.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21例急性脑出血并发SIRS和MODS的临床特点、发生情况、主要症状特点、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并发SIRS和MODS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与脑出血的死亡率呈正相关,首先损伤的器官是肺.提示在诊治急性脑出血时要关注SIRS和MODS,为急性脑出血的治......

    作者:王光磊;刘清泉;江其敏;蔡阳平 刊期: 2007- 03

  • 治疗性血管新生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脉循环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到202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占全球总患病人口的5.9%,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将占到11.2%[1].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冠脉旁路移植术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李晓新 刊期: 2007- 03

  • 酸橙与甜橙枳实所制枳术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品种枳实所制枳术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共收集门诊病例60例,随机分为:枳术丸Ⅰ号组30例,服用甜橙枳实配制的枳术丸;枳术丸Ⅱ号组30例,服用酸橙枳实配制的枳术丸.均每次服用6g,每日3次餐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结果枳术丸Ⅱ号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枳术丸Ⅰ号组总有效率为63.33%,枳术丸Ⅱ号组总体疗效优于枳术丸Ⅰ号组(......

    作者:张越颖 刊期: 2007- 03

  • 岂独伤寒巨擘,亦为杂病圣手——浅话恩师刘渡舟

    医林皆知,吾师刘渡舟精通医典,擅用经方,是卓越的伤寒大师.又谁知吾师亦精通百家,博览医籍,尤其对《医宗金鉴》、《东垣书十种》、《黄氏医书八种》等巨著,颇有研究,并富于实践,疗效显赫,所以也是卓越的临床大师.在这方面,吾毕业实习有幸跟随刘老一年,并且工、余、住、食,咫尺不离,了解真,受益大.仅从我写吾师医话集中即可窥之一斑.兹录以片段,以飨同仁.......

    作者:张炳厚 刊期: 2007- 03

  • 多发性抽动症的辨证论治初探

    多发性抽动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亦无系统的治疗方法,中医古籍对此病无专题记载.此病近年来临床较常见,发病以学龄前及学龄期男性患儿居多.主要表现为肢体、眼睑、两颊等部位抽动频作.有因外感诱发;有因食滞中阻、胃肠蕴热,引动肝风而发;有因心肝经蓄热或肝阳上亢、肝阴不足,筋脉失养而发;也有因痰火扰神所致.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虚易实,且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临床上某些证型常错杂出现.根据临床表现,多从心......

    作者:吴栋 刊期: 2007- 03

  • 中医药辨治喉痉挛1例

    喉痉挛是由于喉部的运动神经(包括中枢神经干或末梢神经)受刺激后,致喉部肌肉反射性痉挛收缩,使声带内收,声门部分或完全关闭而导致的患者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完全性的呼吸道梗阻的病证,一般以局部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喉痉挛为常见.喉痉挛的治疗目前尚未有肯定的药物与明确的疗效.宋卓敏教授以中医辨证治愈喉痉挛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国娟;宋卓敏 刊期: 2007- 03

  • 中西医结合治疗瑞尔黑变病1例

    患者,女,20岁,2002年10月25日初诊.面、颈、肩胛、肘关节色素沉着2年.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面颊、左肩胛下角分别出现蚕豆大小黑褐色斑,以后逐渐扩大.次年于左颈及右肘关节相继出现同形皮疹数块,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处理.病程中,患者时有头晕、乏力、感冒频发、畏寒肢冷、夜间口干、纳差之症.平素未曾接触煤焦油、沥青,皮损处既往无炎症病变,化妆品使用情况不详.每年暑假回家参与农忙,每日曝晒4......

    作者:陈思宏;黄屏 刊期: 2007- 03

  • 京都太医院考略

    对金、元、明、清时代创建于北京的历朝太医院,从隶属关系、机构设置,到人员构成,实际职能等,分别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论述;勾勒出整个封建社会的太医院,由其出现伊始,至其终消亡的整个过程.为今天人们深切了解、系统研究这一封建时代的产物,提供了详实而可靠的史料.......

    作者:梁峻 刊期: 2007- 03

  • 抑郁症中医分型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

    近年来,随着中医界对抑郁症研究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优势得到了相当的肯定.但目前对抑郁症的中医认识和治疗方药仍缺乏统一的认识,处于混乱状态,各医家提出的抑郁症临床分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本文就抑郁症的中医分型研究中的常见问题作一回顾,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作者:唐启盛;曲淼 刊期: 2007- 03

  • 抑郁症中医学认识的历史沿革

    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较早,在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抑郁症病名,但是与抑郁症的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相关的记载却相当丰富.......

    作者:唐启盛 刊期: 200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