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京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11期文章
  • 黄芪组分配伍对血管紧张素Ⅱ致肥大心肌细胞模型线粒体活力的影响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上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黄芪组分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力的影响,旨在探讨黄芪组分(包括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干预作用,为中药防治心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根据活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可使四氮唑盐(MTT)还原产生蓝紫色结晶产物formazan这一原理,应用比色法测定AngⅡ对培养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和黄......

    作者:苏敬泽;林谦;农一兵 刊期: 2007- 11

  • 三种解表方法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以及温凉化湿合用三法对小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荆防败毒散、银翘散、羌银解热汤作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以及温凉化湿合用三法的代表方剂,利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NIH小鼠为动物模型,以肺指数与肺指数抑制率和死亡率为评价指标,观察三种解表方法在小鼠体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荆防败毒散、银翘散、羌银解热汤组均可以有效......

    作者:林棉;缪英年;李亮;吴志光;张奉学 刊期: 2007- 11

  • 新加良附颗粒抗移植性人胰腺癌效应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移植性人胰腺癌(FWK-1)裸鼠动物模型,观察新加良附颗粒对其抑瘤率的影响.方法移植性胰腺癌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新加良附颗粒干预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平均瘤重以及肿瘤抑制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新加良附颗粒干预治疗第2周、第3周可见肿瘤体积缩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瘤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

    作者:董青;陈信义 刊期: 2007- 11

  • 外用中药麻醉剂的发展与应用

    中药外用麻醉方剂迟在唐代就已经使用,然而在随后的几百年里并未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直到明末清初,中药外用麻醉才有了飞跃性发展,在中医外科、伤科及喉科某些需要手术的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一些医家将其继承下来,并且加以发扬.现将古今外用中药麻醉方剂的应用概述如下.......

    作者:孟阳;张毅 刊期: 2007- 11

  • 芩柏软膏与凝胶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传统芩柏软膏与新剂型芩柏凝胶中有效成分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及黄芩苷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00136~0.0272μg,凝胶与软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2%和96.96%,三批凝胶和软膏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279%~0.0349%和0.0604%~0.0755%;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1064~0.532μg,凝胶与软膏的平均回收率......

    作者:曾祖平;邵蕊;乔文越;何薇 刊期: 2007- 11

  • 试论小青龙汤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应用

    小青龙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全方由麻黄、桂枝、半夏、芍药、干姜、细辛、五味子、炙甘草组成,主治表寒内饮、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紧等症.因本方配伍精炼,用药严谨,后世延用至今,每每称道.本人在临床中选用小青龙汤方治疗耳鼻咽喉科相关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简述体会如下.......

    作者:刘树春;罗辉 刊期: 2007- 11

  • 《伤寒论》方临证举隅

    1桂枝加葛根汤证--外感热病案患者,男,58岁,于2000年11月6日初外感寒凉后出现发热,全身骨节酸痛、汗出、颈项僵痛、鼻塞头痛,自服中成药,上述症状未见缓解,舌尖略红苔薄白,脉浮数.中医辨证属太阳中风,经气不舒,投以桂枝加葛根汤为主以解肌祛风,生津舒经.处方:葛根2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4g,炙甘草6g,大枣10枚,川芎10g,白芷6g,白薇10g,银柴胡10g.服上方1剂,热退汗......

    作者:张国建 刊期: 2007- 11

  • 治肠风便血医案

    患者,男,71岁,2007年7月19日初诊.平素便秘,周日一行,2007年6月下旬突发大便泻血如涌,心慌气短,神疲乏力,欲扶案卧,便下血色鲜、暗兼有,初深红较多,近于大下欲脱,心慌气短乏力.肠镜检测,诊为结肠溃疡,经用云南白药等止血剂治疗肠红渐止.现诊:骨瘦嶙峋,面黄失泽,胫部肌肤甲错,临冬皲揭尤甚,舌质紫红,苔黄较糙,中根稍多,口干少津,舌下紫瘀,脉左弦细,右弦大尺弱.诊为肠风便血;证系脾胃失衡......

    作者:宋文芳;宋祚民 刊期: 2007- 11

  •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举隅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炎症可累及胃黏膜深处的腺体,并引起胃腺体萎缩.CAG以上腹饱账、无规律胃痛、食欲差、恶心呃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长,目前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在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此病各种证型均以气虚、血瘀为本,故临床中总以益气活血法施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举医案如下.......

    作者:赵博华 刊期: 2007- 11

  •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举隅

    笔者近十余年来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据证加减,灵活应用于因气虚致瘀的胸痹、中风等证的治疗中,并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刘文举 刊期: 200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