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京中医药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名贵中药材沉香的资源现状与真伪鉴别

    随着国内外对瑞香科沉香属物种实施保护开始,中药材市场上沉香货源也将愈加紧张,价格猛涨,伪品沉香频繁出现.本文对真伪沉香从药材来源、性状、化学成分、功效及伪品沉香产生的毒副作用加以概括和总结,同时提出应加强沉香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检测手段的研究,合理开发,规范种植,以使沉香能够得到正确和永续的利用.......

    作者:郭桂明 刊期: 2006- 05

  • 半夏与混淆品水半夏的鉴别

    半夏为常用中药,始载于.2000年版一部收载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用于痰饮喘咳、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之症;而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干燥块茎,具燥湿化痰之功,用于咳嗽痰多之症.两者来源不同,功效也不尽相同.笔者发现两者在临床上常有混淆应用现象,试鉴别如下.......

    作者:田禾 刊期: 2006- 05

  • 泽泻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泽泻在治疗痛风中的配伍应用作了一些探索,认为利用该药物的利水湿、化痰饮、降火气以及祛湿热的性能[1],与其它药物合理配伍,对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萍;李志琴 刊期: 2006- 05

  •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4个方面论述了有关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内容.单纯针刺法分别选取肝俞、肾俞、足三里、后溪、神门、百会、四神聪、大椎、关元等穴进行治疗.不同针灸方法组合应用于临床,其中有体针、电针、耳针和艾灸共用者,有体针、眼针共用者,也有配合针刺将中药与氧气制成药雾吸入治疗者.针药并用法,除针刺外配合中西药静脉滴注、口服中药或穴位注射.观察针灸对客观指标的影响,主要有对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认知功能量表......

    作者:程海英;程东旗 刊期: 2006- 05

  • 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一般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肺闭喘咳、咳嗽等范畴.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临床需根据病情的辨证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常用的病毒性肺炎的中医治疗法则作一简要总结.......

    作者:孙斌;陈广新;张瑛玉 刊期: 2006- 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无复流的研究现状

    溶栓疗法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急性心肌梗死(AMl)治疗史上的两块里程碑.近30年来,在梗死相关动脉血运重建治疗的时代,AMI的死亡率下降超过了80%.目前,我国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正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加.......

    作者:仇盛蕾;金玫;易京红 刊期: 2006- 05

  • 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中医诊断学》教学体会

    本文主要针对西医专业毕业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学习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学的多,临床技能会的少;西医理论知道多,中医知识了解少;死记硬背多,融会贯通少的状况及特点,提出了教学中应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扬长避短;注重专业思想和方法,教书育人;利用现代媒体和实际操作等应对措施及体会.建议应加强中医基础实验课、加强中医临床技能训练、编写适用于该类研究生的教材等.......

    作者:邹志东 刊期: 2006- 05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本文通过将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归纳总结为内治法(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中西医并用),外治法(单纯中药灌肠、中西医结合灌肠)和其他疗法(针灸推拿、脐疗、磁疗等),充分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

    作者:牧童;汪红兵;张声生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