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3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35/R
邮发代号: 2-5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出血性中风中医指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外伤,内生脑瘤,使脑络破裂,血溢于脑,出现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患.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多样等特点,致残率及死亡率高.中医药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樊永平;熊飏 刊期: 2005- 02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研究近况
中医辨证的不规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是阻碍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故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界的重大课题之一.近年来,在肾病领域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证候规范化等问题,诸多医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尤其是积极开展了与客观量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进展.由于CRF的中医证候复杂,并且呈动态变化,故应进一步加强对其辨证客观化和证候规范化的研究.现将近年......
作者:陈超;商滨;鞠建伟 刊期: 2005- 02
-
消渴颗粒剂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采用薄层层析方法对我院糖尿病研究中心新制剂消渴颗粒剂中各药味分别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意在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本研究确立了鬼箭羽、葛根、山茱萸、大黄的薄层鉴别条件,经阴性对照试验及样品实验观察,证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作者:龚慕辛;王欣苗;关健 刊期: 2005- 02
-
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医学生物学是当前发展快、前景广阔的学科之一.根据中医院校的教学特点,利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加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为培养中医学、中药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丁相海;袁梦;陈婷婷;赵国宁;马丛;潘学伟;刘慧芬 刊期: 2005- 02
-
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辨异
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二方名虽仅一字之差,但二者出处、组方、功效等方面实有差别.桃仁承气汤同名有三首方剂,但三者病因病机、药物配伍、临证主治亦有所不同.桃核承气汤到桃仁承气汤之衍化过程,体现了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祖国医学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但因方名相近,易于混淆,故辨析诸方对临床辨证用药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杜宇琼 刊期: 2005- 02
-
崇尚医道,精研疡科--记回族外科医家丁德恩
1生平简历丁德恩,一名庆三,人尊称为丁三巴(巴意为爷),回族,北京市人.生于1854年,卒于1917年,享年63岁.......
作者:徐江雁 刊期: 2005- 02
-
精通医术,擅治肿瘤,巧用四物--记北京中医学会创始人之一徐右丞
徐右丞,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苦研歧黄.青年时奔走革命,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医药顾问.民国初期来京开业行医.徐氏擅治肿瘤及杂病:处方多采温病方为主,兼用伤寒之方,既用汤方,又用成药,且内服外用兼施;巧用四物加减:凡病涉血证,无论阴证阳证、兼寒兼热、兼虚兼实、兼表兼里,每治以四物汤加减,曲尽其妙.......
作者:徐江雁 刊期: 2005- 02
-
民国时期北京中医在西医医院的从业状况和作用
民国时期北京有中医的西医医院主要有回民医院和内、外城官医院三家.回民医院分中、西医两部,西医就诊量较少,中医医疗是医院的主业.内、外城官医院是清末延续下来的官办医院,民国早期中医医疗是医院的主业,随着医院的发展,西医医疗成了医院的主业,后来中医逐渐退出,完全成了西医医院.中医在三个医院的防治疾病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董泽宏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陈士铎辨治泄泻特点分析
- 2 基于聚类分析的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研究
- 3 陈信义应用膏方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经验
- 4 苦参碱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 5 赤芍水提物对肝星状细胞HSC-T6中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 6 医案特殊性价值的调研与分析
- 7 慈姑多糖和慈姑水提部位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致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 8 复童康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
- 9 胆囊切除术后口服化瘀清胆合剂的疗效观察
-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模式的APACHE Ⅱ评分及中医证候对比研究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 12 辨证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举隅
- 13 陈彤云治疗皮肤顽疾的经验
- 14 《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特点
- 15 脾瘅源流考征
- 16 菖蒲化痰汤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体会
- 17 针刺四关穴即时降压的临床观察
- 18 运用象思维探讨风在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中的作用
- 19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相关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 益肾乌发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探讨